健康咨询热线:020-66876599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879-1964  投诉:13501313493 支付中心 医搜 医院
导医网首页 | 预约挂号 | 导医陪诊 | 定点医院 | 疾病大全 | 健康管理 | 健康资讯 | 在线问吧 | 视频咨询 | 妇科导医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热点 >> 正文

丛集性偏头痛的发病机制


日期: 2016 - 02 - 22   作者:   来源: 健康网   责编:   阅读次数:
本文摘要: 丛集性偏头痛的病因尚不明,一般认为是颅内、颅外血管扩张所致,其发病机制目前有以下3种学说。

  丛集性偏头痛的病因尚不明,一般认为是颅内、颅外血管扩张所致,其发病机制目前有以下3种学说。

  血管源学说

  某些扩血管药物,如硝酸甘油、组胺、乙醇等可诱发丛集性偏头痛发作,而缩血管药物,如麦角胺、去甲肾上腺等可使之缓解,因此可能丛集性偏头痛与血管有关。

  研究发现,丛集性偏头痛发作时痛侧海绵窦段大脑中动脉管径扩大,发作停止后变小;经颅多普勒检查显示丛集性偏头痛发作时痛侧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明显高于对侧,也高于缓解期,而痛侧大脑前动脉流速低于对侧。

  神经源学说

  丛集性偏头痛发作疼痛均发生在三叉神经第1、2支分布区,提示与三叉神经有关。可能三叉神经受到逆行性刺激,诱发疼痛的物质和其他血管活性肽释放,引起血管扩张而头痛。

  疼痛发作侧的自主神经症状,提示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说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在丛集性偏头痛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组胺学说

  组胺是一种强血管扩张药,部分丛集性偏头痛患者血中组胺增高,皮下注射组胺可以诱发患者头痛发作,丛集性偏头痛的临床症状很像组胺反应,应用组胺脱敏治疗对部分患者有效。研究发现,丛集性偏头痛患者痛侧颞部皮肤肥大细胞增多,其活性增强,该细胞能合成和释放某些血管活性物质,如组胺、5-羟色胺等。


上一条资讯:
下一条资讯:
中国导医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中国导医网同意并注明出处。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地方分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s @ 2005-2016 东亚医讯-导医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216436号 京卫网审[2010]第00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