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通常是指在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面神经异常所导致的中枢性运动障碍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它不受年龄限制。患者面部往往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那么,是什么导致了儿童周围性面瘫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儿童周围性面瘫的原因
1、周围性面瘫指面神经运动纤维发生病变所造成的面瘫。一般表现为眼睑不能闭合、不能皱眉、嘴歪眼斜、鼓腮漏气等,可伴有听觉改变、舌前味觉减退及唾液分泌障碍等临床特点。
2、引起周围性面瘫的原因有很多,包括病毒感染、受凉等,其中,90%的面瘫是由病毒感染造成的。据医生介绍,在就诊的患儿中,大多数面瘫患儿发病前曾有感冒、咽炎等病毒感染史,例如上述患儿就是在发生病毒性感冒后出现的。
3、有一部分患儿是因耳后乳突孔骨膜发炎,压迫面部神经,使血液供应不全引起的功能障碍所致。如有些中耳炎患者也可能会并发面瘫,由于感染和面神经管周围发炎影响了面神经,或是由于面神经髓鞘的病变,也可能是因血栓产生的梗塞导致面神经缺血。
医生提醒说,儿童要尽量避免感冒,注意休息,别过度劳累。尤其要避免身体、颜面直接对着空调、电扇吹。儿童面部受凉也是诱发面瘫的原因之一,由于儿童面部组织的血管神经表浅,容易受到寒冷的强烈刺激,导致神经缺血、缺氧,继而出现麻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