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Bobath方法:这是目前治疗脑血管病常用的运动疗法之一。该方法是通过反射性抑制模式(如控制关键点正确的体位、患肢负重等)来抑制异常的肌张力,然后再进行正常的运动功能训练,以重新获得对运动的控制能力。
(5)Brunnstrom方法:利用联合反应--健侧上肢屈曲(伸展)抗阻可引起患侧上肢的屈曲(伸展),健侧下肢内收/内旋(外展/外旋):患侧上肢屈时,其同侧下肢可表现为屈曲,患侧下肢伸展时,其同侧上肢可表现为伸展;健侧下肢屈曲时,可引起患侧下肢的伸展,健侧下肢伸展时,可引起患侧下肢的屈曲。 利用共同运动--颈向患侧侧屈或在斜方肌上叩击可引起肩胛骨的抬高(即耸肩动作),从而诱发该侧上肢的屈肌共同运动(包括肩胛骨上提、肩关节外展与内旋、肘关节屈曲、前臂旋前、腕指关节屈曲与内收):取仰卧位,头转向患侧,躯干转向健侧,在患侧肱三头肌上啊击,将患侧肘部伸展,可诱发该侧上肢的伸肌共同运动(包括肩胛骨前伸、肩关节内收与外旋、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后、腕 关节稍伸展、手指关节屈曲与内收),将建立的共同运动经过正确引导用于功能活动。 促进选择性随意运动--利用本体刺激和相应的皮肤刷擦与叩击,有助于从上肢屈曲共同运动或下肢伸肌共同运动中分离出来,进行主动的选择性运动。
(6)神经肌肉本体促进法(PNF):是利用牵伸、关节压缩、施加阻力等本体感觉刺激,以对角螺旋形组合运动模式促进运动功能恢复。
(7)运动再学习方法(MRP)MRP是由澳大利亚Carr和Shepherd(1987)提出的,主要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患病人的运动功能恢复训练,强调病人应主动参与,通过重新学习和反复训练,恢复其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8)物理治疗(PT)目前常用于脑血管病康复的PT主要有电疗法和运动疗法,其中前者常用的有肌电生物反馈和功能性电刺激,后者包括Rood方法、Bobath方法、Brunnstrom方法、PNF和MRP等。 共5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